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2025年3月10日,太原市第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迎来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一名97岁高龄患者因心肾功能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冠心病(心脏搭桥术后心肌损害)、心房颤动、

2025年3月10日,太原市第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迎来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一名97岁高龄患者因心肾功能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冠心病(心脏搭桥术后心肌损害)、心房颤动、2型糖尿病、消化道出血、低蛋白血症及电解质紊乱等十余项基础疾病,病情危重转入重症医学科。

面对如此复杂的高龄病例,常规治疗收效甚微,治疗难度极大。重症医学科主任指出:“患者体内代谢紊乱与多器官衰竭形成恶性循环,必须通过CRRT快速清除毒素、调节内环境,为器官修复争取时间。”团队迅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精准计算置换液配比、血流速度及抗凝策略,确保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

1.jpg

图为:血液净化室护士为患者实施CRRT治疗

72小时生命护航  多学科协作显担当

治疗过程中,血液净化室护士全程监测设备运行,医护团队每小时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动态调整参数。面对高龄患者血管条件差、凝血风险高等难题,团队采用超声引导下精准置管,并联合各相关科室优化支持治疗。历经72小时不间断的CRRT治疗,患者肾功能显著改善,心衰症状缓解,电解质紊乱得以纠正,最终脱离危险期,转回老年病科进行康复治疗。

1.jpg

图为:患者各项化验指标逐步恢复正常

技术+温度  诠释医学边界新可能

此次成功救治不仅体现了CRRT技术在危重症领域的核心价值,更彰显了多学科协作与个体化医疗的重要性。为如此高龄、病情如此复杂的患者实施CRRT治疗,是对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和医院综合实力的极大考验。重症医学科主任表示:“高龄并非绝对禁区,通过精准评估、技术创新和团队协作,我们能为更多患者争取生的希望。”

1.jpg

图为:患者CRRT治疗结束后的照片

CRRT是一种模拟人体肾脏功能的体外血液净化技术,可以连续、缓慢地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为危重患者的救治赢得宝贵时间。CRRT技术的熟练应用,为这类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新的选择,也标志着我院在危重症患者救治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

【科室动态】内一科成功抢救一名癫痫突发家属

  • 2020年10月13日14点20分,内一科值班护士任美颖按常规巡视病房,查到212-1床病人时,病人陪侍人(女儿)突发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双眼上翻、意识丧失,疑是癫痫发作。

强内涵、重改进、太原市第七人民医院共推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

  •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8月4日下午,太原市第七人民医院在行政楼三层会议室,组织召开2022年度上半年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院领导、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麻醉手术室】召开护理质控工作会议

  • 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是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基础

​【 圆满完成任务 安全归队 】三桥社区中心防控日志(三)

  • 经过14天的奋斗,三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名入驻医务人员圆满完成卫健委安排的隔离酒店的消毒和对入境人员的医疗保障等防控工作。

“孩子眼中的父母、长辈”——太原市第七人民医院六一儿童节绘画活动

  • 一、活动背景 小朋友们天真聪慧,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充满着希望充满着幻想,天马行空,无边无际,给他们一支画笔,他们就能让想象跃然纸上!在这个生命律动的季节,迎来了“

【医师节系列报道之四荣誉榜 】 医路耕耘结硕果,节日荣光映初心

  • 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我院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心血管内科王勇主任荣获太原市第五届“太原医师奖”,普外科师博主任摘得“太原青年医师奖”,血管外科张斌主任喜获环

【医师节系列报道三】经年累月磨一剑,厚积薄发终有时

  • 第八个中国医生节到来之际,在通用技术环球医疗集团举办的“共识医疗健康领域年度优秀科普人物及优秀科普作品”评选中,太原市第七人民医院选送的师博医师摘得“优秀科普人物

1月2日下午,太原市第七人民医院召开2019—2020年度中层干部述职及民主测评大

  • 为全面掌握医院中层干部任期内履职能力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一步加强对中层干部的管理,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我院开展首例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 动静脉内瘘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我院透析室自开业以来,因医疗条件所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手术全部在外院进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院透析室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