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在医院的某个角落,有一扇常常紧闭的大门。门内,是生死一线的战场,是仪器滴答作响、医护人员步履不停的重症医学科(ICU);门外,是攥紧双手、翘首以盼的家属,他们的眼神里

在医院的某个角落,有一扇常常紧闭的大门。门内,是生死一线的战场,是仪器滴答作响、医护人员步履不停的重症医学科(ICU);门外,是攥紧双手、翘首以盼的家属,他们的眼神里写满了担忧、无助与渴望,对限制探视的管理制度心存疑问。

1.jpg

 一.为何要限制?—— 守护生命的最后防线

1. 预防感染,是第一道关卡。 ICU患者的免疫系统往往不堪一击。我们身上携带的、对健康人无害的细菌或病毒,对于他们而言,都可能引发一场无法控制的感染风暴。减少人员流动,是切断感染途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是从源头上筑牢感染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2. 保证治疗,是不间断的守护。 ICU里的救治是争分夺秒的。频繁的探视会干扰医护人员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影响对患者生命体征的严密监测和即时处理。一个安静、专注的环境,是抢救成功的基石。

3. 让患者休息,是无声的疗愈。 危重患者最需要的是休息和镇静。亲人的情绪激动,哪怕是关爱的呼唤和触摸,也可能打破他们脆弱的生理平衡,都可能引发患者焦虑、躁动甚至谵妄,影响治疗进程与康复质量。

4.保护患者隐私与尊严,很多ICU 患者因疾病影响处于昏迷、镇静或意识模糊状态,无法表达自身意愿。探视者若未经规范管理,可能无意中侵犯患者隐私。限制探视既是对患者身体的保护,更是对其人格尊严的尊重。

二.我院ICU严格执行结构化探视制度,“有限探视≠无温度管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满足家属的情感需求:

◆探视时间:每日上午10:00一11:00,下午16:00—17:00;

◆探视人数:严格执行“一人一床一陪护”,建议直系亲属参与

◆入室准备:

全程佩戴口罩、执行手卫生

穿戴隔离衣、鞋套(禁穿塑料袋、一次性布拖鞋)

手机等电子产品不得带入,避免干扰医疗设备

探视行为规范:

不触摸患者管路与设备

不私自喂食、喂水

不喧哗、不拍照、保护患者隐私

不谈论病情与费用问题,避免情绪波动

◆我们鼓励家属通过以下方式继续参与患者的照护:

在探视时用温和语言鼓励患者

配合医护完成手卫生、穿戴防护用品

通过医生定期沟通了解病情进展

保持情绪稳定,给予患者正向心理暗示

以专业守护生命,以制度传递温情

在医院的生命腹地--重症医学科(ICU),每一刻都在进行着无声的战斗。这里收治的是最危重的患者,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希望与牵挂。当我们理解了这份“限制”背后那份沉甸甸的“爱与责任”时,我们便能更平静、更有力量地共同守护门内那盏生命的微光。

【科室动态】内一科成功抢救一名癫痫突发家属

  • 2020年10月13日14点20分,内一科值班护士任美颖按常规巡视病房,查到212-1床病人时,病人陪侍人(女儿)突发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双眼上翻、意识丧失,疑是癫痫发作。

强内涵、重改进、太原市第七人民医院共推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

  •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8月4日下午,太原市第七人民医院在行政楼三层会议室,组织召开2022年度上半年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院领导、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麻醉手术室】召开护理质控工作会议

  • 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是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基础

​【 圆满完成任务 安全归队 】三桥社区中心防控日志(三)

  • 经过14天的奋斗,三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名入驻医务人员圆满完成卫健委安排的隔离酒店的消毒和对入境人员的医疗保障等防控工作。

“孩子眼中的父母、长辈”——太原市第七人民医院六一儿童节绘画活动

  • 一、活动背景 小朋友们天真聪慧,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充满着希望充满着幻想,天马行空,无边无际,给他们一支画笔,他们就能让想象跃然纸上!在这个生命律动的季节,迎来了“

【医师节系列报道之四荣誉榜 】 医路耕耘结硕果,节日荣光映初心

  • 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我院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心血管内科王勇主任荣获太原市第五届“太原医师奖”,普外科师博主任摘得“太原青年医师奖”,血管外科张斌主任喜获环

【医师节系列报道三】经年累月磨一剑,厚积薄发终有时

  • 第八个中国医生节到来之际,在通用技术环球医疗集团举办的“共识医疗健康领域年度优秀科普人物及优秀科普作品”评选中,太原市第七人民医院选送的师博医师摘得“优秀科普人物

1月2日下午,太原市第七人民医院召开2019—2020年度中层干部述职及民主测评大

  • 为全面掌握医院中层干部任期内履职能力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一步加强对中层干部的管理,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我院开展首例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 动静脉内瘘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我院透析室自开业以来,因医疗条件所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手术全部在外院进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院透析室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