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9-15 来源: 健康中国
俗话说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其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 随着秋味渐浓,气温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其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
随着秋味渐浓,气温逐渐走低。这时还要不要“秋冻”了?如何才是“适当冻一点”?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发布的9月“科学”流言榜给出详细解答。
该文表示,秋季是夏季和冬季的过渡阶段,适当地让身体处于凉爽的状态,接受一些寒冷的刺激,可以增强机体耐寒能力和体表的抵抗力。不过,晚秋时节昼夜温差增加,一旦有强冷空气活动,气温急剧下降时,就应及时、适当地增衣保暖,此时若再一味强求“秋冻”,就会适得其反。
“秋冻”并不是人人适宜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受寒冷刺激后,会使原本就有病变的心肌缺血、缺氧更加严重,加上“秋燥”常引起体内缺水,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极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
胃肠道对寒冷刺激非常敏感,若不慎着凉,容易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复发,严重者可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
有支气管炎、哮喘、肺心病等病史的人也不宜“秋冻”,寒冷会对人的气道产生不良刺激,使得疾病复发或加重。
患有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常反复出现腿部胀痛、沉重感,受寒后可使上述症状加重。
糖尿病常并发血管神经病变,表现为微循环障碍、手足麻木等,寒冷刺激不但会加重糖尿病,还可能加重微循环障碍,导致血管神经病变进一步加重。
此外,对“秋冻”的理解也不应局限于天气转冷而不急于增衣保暖,还应加强体育锻炼——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新陈代谢能力。人体新陈代谢越旺盛,耐寒能力就越强。
缺乏运动是导致糖尿病的原因之一
有数据显示,我国已经超越印度等“糖尿病大国”,成为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目前共有1亿多人为该病所困扰。就在我国成年人糖尿病“大军”日益壮大的同时,青少年儿童糖
天热乏力?提神你需要维生素B族
入夏以来多日气温居高不下,你是否感觉到四肢乏力、昏昏欲睡,一工作就想睡觉,饭吃到一半就困了?
糖尿病人可以吃火锅吗?做好这几点,想
骨汤的、麻辣的、牛油麻辣锅、清汤的、菌汤的、三鲜的、咖喱的、番茄的……这么多的锅底摆到面前的时候,糖尿病患者该如何选择? 好多人认为,糖尿病就是吃出来的,因此糖尿病
多方合力破解“老年节后空巢症”
春节过后,一些老年人在情绪和心理上一时适应不了这种反差,便出现了心情低落、情绪抑郁、疲惫无力、食欲不振、失眠、烦躁等症状,专家谓之“老年节后空巢症”。